桂铭升个人网站博客
热点评论│人生感悟│技术分享

北宋晏殊《解厄鉴》八卷——字字真言,句句智慧

北宋晏殊《解厄鉴》

晏殊,字同叔,北宋著名的“太平宰相”,十四岁即因才华洋溢而获赐同进士出身。在朝为官五十多年。这部《解厄鉴》虽没有其诗词之华美,却句句真言,句句智慧。本书讲述遭逢厄运,自陷困境是人生的常态,抱怨和逃避是毫无出路的。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重要的是解厄脱困,化不利为有利,化灾厄为吉祥。

《解厄鉴》是一部十分罕见的着作,它不仅立足于“解厄”,更关注致厄的根源。晏殊的官位和才华都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几近他所处时代的顶峰。他入仕之后,一路升迁,最后位极人臣,官拜宰相。晏殊仕途如此之顺并能取得如此骄人的成就,并不是缘于上天护佑,而是他深通解厄脱困之道的缘故。

晏殊

晏殊

藏锋卷一

厄者,人之本也。锋者,厄之厉也。厄欲减,才莫显。上求贤,毕其功而志易。下求荣,成其事而意满。不知戒惕,上下难容也。仁者不逐其名,仁贵焉。明者不恋其位,明弃焉。勇者不争其锋,勇敛焉。生之惟艰,何足道哉?

译文:困厄是人生固有的现象。吐露锋芒,是困厄加剧的原因。想要减少困厄,才学就不要轻易显摆。当权者招揽贤士,一待功成他们就会改变心态。地位低下的人求取富贵,目的达到了就容易骄傲气盛。不懂得戒忌和警惕,上司和下属就难容。仁德的人不务虚名,仁德才是最宝贵的。明智的人不会贪恋权位,真正的明智是懂得放弃。勇敢的人不会逞强斗狠,真正的勇敢是知道内敛。人们的生活都充满了艰辛,又有什么值得夸耀的呢?(范蠡功成退江湖)

范蠡功成退江湖

●不以困为困,不以厄为厄,方不为厄所困。
●善隐藏锋芒者,趋利避害,解厄脱困。
●大智若愚,大巧若拙;虎行似困,鹰立似睡,乃处世至境。
●志向远大的人谦逊是常态。
●人可无名,不可无仁无德。
●放弃比索取更需智慧。
●内敛藏锋者,永处于上风。

隐智卷二

用智者利,弄智者弊。暗用无敌,彰显无功。不为己谋,君子之智也。莫使己亏,小人之奸也。不怨智寡,忠义失焉。上惟忠,能次之。下为实,术次之。不明其心,厄之难止。愚者言智,愚也。智者言智,祸也。

译文:活用智谋是有利的,玩弄智谋是有害的。暗中使用智谋方有成效,公开卖弄智谋就毫无作用了。不为自己谋划,这是君子的智慧。不使自己吃眼前亏,这是小人的狡黠。不要抱怨缺少智慧,要担忧忠义的丢失。上司都希望下属忠诚,能力才华还是次要的。做下属要注重诚心,权术还在其次。不明白其心理,困厄就难以停止。蠢笨的人炫耀智谋,这是愚蒙的行为。智慧的人纵论计谋,只能给自己招祸。(雍正查办年羹尧)

雍正查办年羹尧

雍正查办年羹尧

●智谋可以消减困厄,却不能根除困厄。
●上智不为人知,方可出奇制胜。
●自私者常处困厄之境。
●实在的好处是对一个人价值的肯定。
●不洞察世情与人情,势必阻碍丛生,困厄不断。
●祸患不因无智而生,常常因智而起。

戒欲卷三

欲大无根,心宽无恨。好之莫极,强之有咎。君子修身,避祸也。小人无忌,授首也。一念之失,死生之别也。治贪以严,莫以宽。惩淫以辱,莫以隐。伐恶以尽,莫以慈。制欲求于德,务求于诫。悟者畅达,迷者困矣。

译文:欲望强烈的人不能立根,心地宽广的人不会怨恨。喜欢什么不要过度,强求什么定要招灾。君子修身养性,是为了躲避祸根。小人无所顾忌,是自寻死路。一个念头的失误,就会造成生死之别。整治贪欲要严苛,不要宽容放纵。惩戒淫欲,要使其受辱,不要加以隐讳。祛除恶欲要斩草除根,不要滥施仁慈。制服欲望要求助于修德,务必诫勉牢记。颖悟的人顺畅通达,迷惑的人困厄多难。(金海陵纵欲亡身)

金海陵纵欲亡身

金海陵纵欲亡身

●贪欲之根,祸患之源。
●君子能审时度势,不让欲望左右,所以能够消灾解厄。
●不遵从自然法则,任私欲膨胀,毁灭便不远了。
●智者从不小看一念:一念之失,生死之别。
●贪欲无穷的特性,使困厄永伴。
●冲动是失败的人共同拥有的一种特质。
●对待欲望的不同,使君子坦荡,小人戚戚。

省身卷第四

自知者弗窘也,识世者无求也。人有异,命不同焉。物有别,哀相近焉。待己如人,大计不失。智不及事,非察莫中。人心多易,非思难度。俗不堪亲,非礼无存。忧身者无邪,正而久焉。忧心者无疚,宁而吉焉。

译文:自知的人不会身陷窘境,看透世事的人是不会奢求。人有等差,命运各异。物有区别,情态相近。对待自己像对待他人一样,大体不会失误。智谋往往赶不上事情变化,不深入观察就无法正确把握。人心容易发生改变,不深入思考就难以揣测。对俗人不可以过于亲昵,不严守礼法就难以共处。常怀惕励的人没有邪念,遵循正道,相安长久。担忧良心有失的人没有愧疚,心灵安宁,永处吉祥。(急流勇退曾国藩)

急流勇退曾国藩

曾国藩

●有自知之明者,常处困厄之外。
●学会取舍,是解厄之学。
●人之差距可以通过省身来弥补。
●律己严,待人宽,乃避祸的处世之道。
●慎重行事,遵循正道,可以长久。
●省身可使弱者变强。

求实卷第五

致远者实,近利者虚。众趋者慎,己悦者进。不拘于书,则不失于本。不求于全,则不损于实。人无贱者,惟自弃也。大智无诈,顺乎天也。小智无德,背乎情也。识察勿忧,忧弗学也。苦劳而少获,非实之过也。闲逸而多得,乃实之旨焉。

译文:目光长远的人务实,谋取近利的人虚浮。对众人追捧的事要慎重,对自己喜欢的事要敢为。不拘泥于书本知识,就不会偏离事物的实际。不追求完美无缺,就不会被蒙蔽事实。人没有注定是卑贱的,除非自暴自弃。大的智谋没有伪诈,因它顺应规律天理。小的智计不讲仁德,因它违背事理人情。不忧虑欠缺识见和洞察力,当忧思不用心学习进步。辛苦劳累却少有收获,这不是求实的过错。清闲安逸却多有所得,这才是求实的本意。(曹孟德不拘求才)

曹孟德不拘求才

曹孟德不拘求才

●务实保长远,虚名易溃失。
●坚持与求实是成功者的共同特点。
●金科玉律只存于书本中,不存于实践中。
●贪近者愚,求远者智。
●求实不仅是一种态度,也是避祸的根本。
●求实不是求取圆满,而是尽量减少缺憾。
●智者顺天行事,故远离祸患。
●聪明往往致祸,智慧却使祸患远离。

慎言卷第六

言之祸,无论优劣也。语之弊,由人取舍也。君子不道虚言,实则逆耳。小人不表真心,伪则障目。见言见志,其行亦断也。贵者宜谦不宜傲。卑者宜恭不宜放。人无信,则言勿听。不知机而无泄,大安也。不避亲而密疏,大患也。

译文:言论可以肇祸,好话与坏话都可以导致恶果。言论能给人带来害处,全在人取舍。君子不说诳言,说实话又容易让人听起来感觉不舒服。小人不表露真心,伪装得常让人看不清真面目。听其言可知其心志,其行为也就可以判断了。富贵之人应该自谦,不要自傲。卑微的人应该恭顺,不要狂傲。一个人如果失去信任,那么他的话别人就会听不进。不知晓机密就不会泄露,这是切切的安全。不回避亲属谈论而使秘密泄露,将是大大的祸患。(泄机谋伏完丧家身)

泄机谋伏完丧家身

泄机谋伏完丧家身

●言多祸藏,沉默胜金。
●一言可兴邦,亦可亡身。慎言者智。
●君子不说假话,但实话却使处境不妙。
●听其言知其意,可断其行。
●弱者不可以潇洒为先,当以存身为要。
●人无信,勿听其言。
●无涉机密,远离祸患。

节情卷第七

知书而后忘情焉,抑性而后正身焉。纵亲见私,不容也。纵友见拙,不智也。纵怜见稚,不厚也。天怒成灾,人怒成害。君子戒悲,小人戒忧。不舍之情,羁身也。幸不恃色,荣定其品也。义不恃媚,信定其谐也。

译文:知书达理后就不会为情感所左右,抑制天性后才能立身行正。庇佑亲情就会暴露私心,将招来不容。放纵友情就会显现愚拙,是不明不智。滥施同情就会显得幼稚,并非忠厚本意。上天愤怒就会施加灾难,人们愤怒就会制造伤害。君子戒忌慈悲,小人戒忌忧思。不肯割舍的情感,束缚着人的身心。受宠幸不能全仗容颜,从承受尊荣可看出人品。有情义不能倚仗谄媚,忠信可以维持和谐。(卢杞的报复)

卢杞的报复

卢杞的报复

●先驾驭情感,再驾驭人生。
●放纵情感,如纵祸患。
●友情贵在真诚,纵友则见拙,不智也。
●惩恶扬善缺一不可,交替互用方可应变制胜。
●天怒成灾,人怒成害。
●君子戒悲,小人戒忧。
●做大事就要割舍情感,否则为情所绊,事情就不会顺利。

向善卷第八

吉有其因,福有其源。天佑善者,其心悟焉。言善未必善,观其行也。言恶未必恶,审其心也。名勿信,实勿怠。君子亦怨,不误其事。小人亦友,不辍其争。利可求,道可守。恶惑愚不惑智也。善贵诚不贵法也。

译文:吉祥有因,幸福有源。上天保佑忠善者,因其领悟了处善之道。语言善意者未必尽善,要观察他的行为。话语粗犷者未必凶恶,要审视他的内心。虚名头不要轻易求取,务实心不可丝毫松懈。君子也会有抱怨,但不会耽误正事。小人也会有朋友,但不会停止争夺。利益可以求取,道义必须坚守。恶念能迷惑愚人,不能迷惑智者。善良重在真诚,不在乎方法。

向善

●吉有其因,福有其源。
●向善戒恶,行事之要。
●识人当观其行,见其细。
●大善者,不计毁誉,不图善名,方成大事。
●与小人结交,困厄近矣。
●取利弃道,祸患不远。
●善良重在真诚,不在于方法。

赞(12)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桂启洪个人网站 » 北宋晏殊《解厄鉴》八卷——字字真言,句句智慧

评论 抢沙发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给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