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更新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名录显示,长江特有物种白鲟已经灭绝,长江鲟野外灭绝。白鲟灭绝意味着什么?我们该怎样保护生物多样性?
中国淡水鱼之王——长江白鲟彻底灭绝了
曾经被誉为水中大熊猫,却没有能够像大熊猫那样命好。
白鲟,在古代被称鲔,当然,它还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剑鱼。
之所以叫剑鱼,是因为白鲟的头部很特殊,长得特别长,甚至可以达到体长的三分之一,就像一把长剑。
而能够被称为“淡水鱼之王”,白鲟本身自然也是有体型优势的。长江白鲟是一种大型鱼类,它的体长一般可以达到2-3米,而最长可以达到7米,重量有时更是能够直逼1吨。
针对这一点,民间就有“千斤腊子万斤象”的说法,这里的象不是大象,而是白鲟。所以白鲟还有另外一个名字:象鱼。
不过,白鲟可不是任鱼欺负的“小白花”,而是非常凶猛的狩猎者。它在水中的食物主要是其他鱼类,而不像很多鱼类以捕食浮游生物为生。
清早看到新闻如鲠在喉,千斤腊子万斤象,有着中国淡水鱼之王美誉的长江白鲟,被宣布灭绝。从此,又一种生物,只能出现在历史中。浅谈原因,是因为非法捕捞和环境破坏,这又何尝不是老生常谈。
一个物种要想存续,要有食物,有庇护所,有产卵场,要活得下去;还要有存活的个体,要能长大、成熟,有繁殖能力,维持一定的种群。在自然保护的语境中,任何野生动物放归的目的是种群重建。但放归的前提是在野外能活得下去。
优先保护灭绝风险最大物种的迫切性是如此紧急。保护重点应放在那些多年未见或栖息地严重丧失、种群数量迅速减少的物种上。
需要对整个长江流域进行新的综合调查,并制度化定期进行,比如每五年一次。由于缺乏持续性的记录,目前无法确定第二次调查中140种“消失”鱼种的命运,比如它们是否已经灭绝。因此,也无法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干预。
失去这种在淡水生态系统中独特而富有魅力的大型代表性物种,是可悲的、不可弥补的损失。
我们这一代甚至几代人,都是看动物世界长大的,对它们充满着无限的好奇和热爱。保护动物的意义,除了维持多样性和必要性,更是为了避免后代,只能在图片和文字里知晓这些神奇的生物。
从袋狼到北部白犀,从平塔岛象龟到长江白鲟。将来孩子问我们,电影里的大白鲨是什么,纪录片里的狮子去哪了,我们该如何作答。我们见过生龙活虎的它们,甚至也投喂和抚摸过,可它们却再也不能出现在生活中,以后只能用栩栩如生来形容。
题外话,野外探险的,美食猎奇的,也应该严查彻查,看看有没有涉保涉濒动植物。动物直播有没有暴力,动物表演是否违背天性。
最新评论
如果是真的那就太好了
现在是短视频的时代,认真做个人博客的很少见了,真是难能可贵。
拼多多砍几刀太烦了,一直让砍
投资就是认知的变现
不要把幸福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地震能把铁路都震弯
知道了
这样的问题居然还需要分析?但凡脑子正常点也知道公司无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