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越长大越孤单,越长大越会顾虑很多。很多人渐渐地开始学会了沉默,沉默着孤独,哪怕无人理解。朋友圈从日更到月更,后来索性不更了。
或许快乐分享错了人,就成了显摆,难过分享错了人,就变成了笑话。终究还是要一个人去迎对人生里的酸甜苦辣,世间人情冷暖,真的只有自知。
或许,这就是长大!
能够看到你朋友圈的人都变了
原来微信上的好友都是自己的朋友,在朋友圈里分享自己的生活状态,发一些最近的照片和见闻,能够很好的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也能够形成良好的互动。
但是现在的微信好友列表里,有一大堆是同事,里面还有很多跟自己存在着上下级关系,在发朋友圈的时候就需要在心里掂量一下合不合适,上级看到会不会多想,下级看到会不会误会。
还有很多是一些这样那样的原因需要临时加上的陌生人,比如买东西的时候加的好友,参加什么活动的时候加的好友,这些人跟你并不相识,你在朋友圈里发的东西他们也根本就不关心。
而且最关键的是,现在朋友圈里还多了一堆家人亲戚,在朋友圈里分享自己心情的时候还要顾及他们的感受,有时候还不想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喜怒哀乐。
所以能发的朋友圈越来越少了,需要担心和纠结的事儿越来越多的,干脆就不发了。
明白了真正的分享不是与人,而是与己
能够取悦自己是成长环节中最重要的一环。
不发朋友圈不是有一点事儿就急着向全世界去炫耀或者诉说,而是能够平静的接受结果,无论好坏。再也不会大喜大悲,也再也不会被别人的眼光左右情绪。心态逐渐变得稳定,这大概就是人们所说的成熟吧。
分享欲的降低
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最近的生活状态,因为明白了没人会真正的关心自己,大家都很忙,发多了显得自己期期艾艾,悲悲切切的很矫情,索性就不再发了。开心的事自己会在自己的小圈子里比如小群里发一下,让自己真正的朋友知道就好了,而朋友圈这种认识不认识的人都在的平台上就没必要了。
另一方面,很多人的微信都已经变成了工作微信,朋友圈也变成了转发的硬性工作内容,私密性大大降低,而生活学业的压力更是减小了分享欲,从而不发朋友圈也变成了常态。
我认识一个多年的朋友,他从上学时代的一天七八条朋友圈到现在工作后的十天半个月的不发一条,我见证了整个过程。
在学校的时候,因为有大量的闲杂时间,人闲了就容易变得矫情,溜猫逗狗的就发个朋我圈再配个照片,后来工作了,精力被大量的消耗,也没有时间或者说没有精力去矫情了,发朋友圈的次数大大减少。
再到后来,他买车买房后,朋友圈几乎名存实亡了,后来一起吃饭的时候问起这事儿,他说:“我一睁眼就是欠银行多少钱,微信都变成了工作交流的微信,哪还有时间发什么朋友圈?”
这就很清楚了,精力被大量的消耗,压力的与日倍增,房贷,车贷,从以前矫揉造作的文青到现在向生活低头的挣钱打工族,脑子里想的全是怎么挣钱了,对于朋友圈分享的欲望大大降低了。
高质量的独处远比低质量的迎合更重要
很多人经过生活的淬炼,心智上更成熟,经历上更丰富,选择上也更加理性。很多人发朋友圈都是在感性的情绪下的表达,在经历了一些事情后,心智上更理性,情绪表达上也更加合理,选择少说甚至不说的人越来越多了。
当然,发朋友圈也没什么,只要觉得开心舒适就好,发或者不发都是自己性格的外在表现,有的人内向,朋友圈本来就发的较少,有的人外向,朋友圈就用来记录心情了。这都是无可厚非的。
自从工作后,我的分享欲变低,要求变少,发朋友圈也趋于“中年化”,除了工作内容,极少分享私密心情。
我想这可能是成长的归宿吧。
最新评论
如果是真的那就太好了
现在是短视频的时代,认真做个人博客的很少见了,真是难能可贵。
拼多多砍几刀太烦了,一直让砍
投资就是认知的变现
不要把幸福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地震能把铁路都震弯
知道了
这样的问题居然还需要分析?但凡脑子正常点也知道公司无责